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于2005年,现有物理学、材料物理2个本科专业,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及相应的硕士点。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富有特色、专业水准与国际接轨、发展协调的研究型物理学系。
师资力量雄厚 专任教师36人(教授21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名,多人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锋等奖励和荣誉。
教学科研资源富集 拥有凝聚态物性研究实验室、新材料探索量子物质实验室、强关联物理理论与物质模拟实验室、量子材料高性能计算实验室等一流研究平台,配备一大批高精尖科研设备,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共享教学科研资源。全部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均用于本科人才培养。
学术成果卓著 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科技部、基金委和教育部重大或重点项目世余项。教师人均发表论文数量和引用率居国内前列。系主任卢仲毅教授团队完成的《铁基超导电子结构与磁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项目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
人才培养特色突出 以新材料、新物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全链条研究体系优势,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小班制、导师制、科研实践、本硕博贯通培养等特色办法,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培养高水平拔尖人才。
毕业生发展空间广阔 毕业生质量高,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一批硕士、博士毕业生进入国内国际知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作,在相关领域逐步崭露头角。
专业介绍
物理学堪称自然科学的基础与核心,广大至浩瀚无边的宇宙,精细至微乎其微的基本粒子,都是物理学研究范围所及。从人类文明创始之初,到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及至充满绚烂梦想的未来,物理学一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新理念、新构想、新技术、新材料。这是一门古老而永葆青春的科学。
物理学专业专注于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物性测量和计算模拟研究,同时包含原子分子物理、与统计物理相关的交叉学科、粒子物理与场论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高温超导、量子磁性、第一性原理模拟、超冷原子等研究领域。
材料物理专业专注于新的量子功能材料探索,高质量单晶样品生长,微纳器件研发。涉及光电功能材料、石墨烯、关联电子材料制备和物性探索等研究领域。
未来发展
推免
物理学系拥有30%-50%的推荐免试入读研究生比例。学生可以选择进入本系、其它著名高校物理系、中科院研究所,或校内其它院系继续深造。历年来,我系学生一直是清华、北大、中科院物理所等机构重要的优秀研究生来源。在上述机构的研究生面试中,我系学生多次取得排名第一的成绩。由我系推荐到本校金融、法律等社科专业的研究生也得到相关单位很好的评价。推免我系的同学研究生期间多次获得人民大学最高奖学金-吴玉章奖,并已有多名同学毕业后就职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所。
出国
物理学系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引导和科研训练,同时充分利用教师的国际学术联系,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专家推荐意见。许多学生因为在本科期间有专业论文发表和导师的介绍在出国申请过程中占据很大优势。
就业
物理学系毕业生具备优秀的数理基础和综合素质,长期以来受到科研机构、管理部门、金融机构、IT信息行业、新材料研发、高端仪器研制等多方面用人单位的青睐。